澳门赌城游戏,澳门和记娱乐场

图片
计划、规划信息 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计划、规划信息

市农业局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3年重点工作思路

2013-01-10
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思路
市农业局
(2013年1月8日)

2012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487.08亿元,比上年增加33.73亿元,增长7.5%;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13674元,同比增加1626元,增长13.5%。
一、2012年工作亮点
(一)粮食生产实现“十连丰”,我市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
今年,我市依托国家农业部粮油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整合测土配方施肥、良种统供、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各类项目资源,坚持良种良法配套,粮油作物单产进一步提高。全市小麦收获面积71.88万亩,平均单产445公斤,总产32万吨。玉米收获面积71.89万亩,预计平均单产516公斤,总产37.1万吨。花生收获面积28.5万亩,预计平均单产335公斤,总产9.55万吨。粮食生产实现“十连丰”,玉米、花生平均单产实现历史最高,粮油作物单产处全国领先水平。我市连续3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二)现代农业发展迅速,我市被评为山东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2012年2月,我市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按照国家农业部要求,我市聘请中国农科院资源与区划研究所对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进行了规划,按照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我市拟重点建设“一条现代农业聚集带、一个核心示范园、三个优势产业规模种植区、九处特色农业镇、二十处标准化基地”。在全市集中开展了3个10万亩规模化种植区核心区建设:一是姜山镇1万亩高产粮油核心示范区。二是店埠镇1万亩高效蔬菜核心示范区。三是马连庄镇果蔬批发市场附近1000亩核心示范区建设。
1、大力发展高效蔬菜,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亮点。2012年,全市共完成蔬菜播种面积53万亩,总产预计达到212万吨。新增设施栽培面积3000亩,总面积达到21.8万亩。今年,我市依托青岛市百万亩优质蔬菜示范区和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补贴资金,在全市集中打造了山后韭菜示范园、店埠冬暖棚蔬菜示范园、青岛德民欣农业高科园、姜山晟仁超市蔬菜基地4处精品农业示范园。
2、大力推广苹果新模式栽培,推动全市果业更新换代。全市果园面积稳定在20万亩,总产21.5万吨。今年,我市依托青岛市百万亩果茶花卉产业开发项目、国家财政扶持现代农业项目的实施,完成改造建设标准果园1.5万亩;在河头店镇规划建设了540亩的青岛市现代果树良种苗木繁育基地,成功繁育了目前国内领先的M9T337矮化自根砧优质苗木100多万株,协助召开了青岛市、山东省苹果新模式栽培现场会。通过宣传发动,在全市新发展苹果新模式栽培示范园1500亩,进一步加快了全市果业更新换代步伐。
(三)农业产业化工作成效显著,我市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1、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链条延伸。今年,我市新增3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家青岛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我市共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省级9家、青岛市级25家,居青岛市首位。2012年,全市151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306.54亿元,比上年增长20%。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在全市带动形成了牛奶产业链、肉鸡产业链、生猪产业链、蔬菜产业链、果品产业链和花生产业链六大农业产业化链条。
2、坚持发展与规范并举,指导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今年,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268家,总数达到1379家。占青岛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的1/4,居青岛市五市首位。同时,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建省级示范合作社2个,青岛市级示范合作社40个。
3、以培育规模经营主体为重点,引导推动农村土地规范流转。今年通过采取“一坚持(坚持市场运作)三加强(加强宣传引导、加强监督管理、加强政策配套)”等措施,引导推动农村土地加快流转。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7.8万亩,占全市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16.3%,高于青岛市平均水平两个百分点,比2011年增长了12.6%。100亩以上规模经营主体达到87家;工商注册家庭农场达到16个,居青岛市五市首位。
(四)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我市被评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县。
1、农业标准化基地面积不断扩大。今年,我市新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3处:一是莱西市锦地隆品300亩蔬菜生产标准化基地;二是孙受镇西赵村200亩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三是店埠镇1000亩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类技术规范,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程质量控制,有效地促进了农产品质量提高。全市农业标准化种植基地达到53处、面积50多万亩。
2、农产品质量认证步伐不断加快。今年以来,我市组织各镇、街道符合条件的合作社、企业基地,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质量认证,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认证11个。全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累计达到28个,绿色食品认证35个,有机农产品认证28个,9个产品通过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
3、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不断完善。今年,我市在配套完善市农产品质检中心的基础上,市质检中心成功通过了省级计量认证。引导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建质量检测站(室)15处,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及重点示范区建立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点8处。
(五)农村经济管理实现新突破,我市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
1、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在河头店镇和经济开发区进行试点的基础上,经过8个多月的扎实工作,通过制定实施方案、宣传培训、现场观摩、阶段工作调度、督查等措施,10月底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全市14处镇、街道、861个行政村全面完成了“三资”数据摸底核实、公示确认、上报和资产、资源台帐、登记簿及制度的建立。全市清理核实集体资金10187.83万元,集体资产147653.83万元,集体资源127.48万亩。我市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市、区)。
2、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今年,全市共有192个村组织开展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覆盖面为22.3%,带动全市村级公益事业总投入3583.17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1755.76万元,促进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存在制约现代农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因素和问题:一是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不够完善,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二是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体系不够健全;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不够,监控难度加大。
三、2013年重点工作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要求,以大沽河综合治理为契机,以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目标,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大力培育农业品牌,打造精品农业示范园,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进一步提高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2013年,计划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总收入535亿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248元,增长12%,力争13%。
2013年,围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实现“三个突破、四个提升、两个规范”。
三个突破:
1、精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实现新突破。按照青岛市农委“十、百、千”(即:建设10个产业高效、科技领先、设施先进、功能多样、全国一流的高标准农业园区;建设100个产业特色明显、基础设施完善、经营规模适度、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优美的青岛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1000个镇村农业特色园区)园区建设工程要求,围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青岛市大沽河高效农业聚集带建设,在进一步提升现有67个农业示范园区规模档次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广泛融合社会资金,培育新的农业示范园区。2013年计划新培育农业示范园区33个,总数达到100个。重点抓好莱西市大林梨园、青岛杰丰光伏农业大棚、莱西湖农业文化生态园和青岛颐泰源生态农业观光园4处精品农业示范园建设。
2、农业品牌培育实现新突破。以马连庄甜瓜、店埠胡萝卜、山后韭菜等为重点,积极组织企业、合作社参加各类展示展销活动,开展名优特农产品评选、认定工作,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开展集中宣传,组织举办山后韭菜开镰仪式、马连庄甜瓜节等农业品牌推介活动,加快培育叫得响的农业品牌。完成农产品“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质量认证6个以上。
3、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实现新突破。贯彻落实青岛市政府《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我市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意见,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不断发展壮大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高水平的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2013年,在培育壮大现有38家青岛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基础上,新培育青岛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以上,新建与龙头企业有效对接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3处以上,培育青岛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10个以上,力争率先在青岛市成立市(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用联合会的形式来引导全市合作社加强行业规范和自律。
四个提升:
1、进一步提升粮油单产水平,保持全国先进。通过粮油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项目实施,进一步提高小麦、玉米、花生等粮油作物单产水平,保持全国粮食生产先进水平。重点抓好姜山、夏格庄10万亩高产粮油规模种植区建设。
2、进一步提升苹果栽培水平,保持全国领先。大力推广苹果新模式栽培,以河头店镇、南墅镇、马连庄镇为重点,继续扩大苹果新模式栽培示范园面积,提升苹果栽培水平。完成新建苹果新模式栽培示范园1000亩以上。进一步加快苹果矮化苗木繁育,努力建成全国领先的苹果矮化苗木繁育基地。
3、进一步提升设施蔬菜生产水平,保持全省前列。依托东庄头蔬菜批发市场,继续扶持发展设施蔬菜小区,扩大设施蔬菜生产水平,提高设施蔬菜产品质量和效益,力争打造全省第二大设施蔬菜生产基地。重点抓好马连庄镇甜瓜规模种植区和店埠镇蔬菜规模种植区建设。完成新建冬暖式大棚1000个,新增设施栽培面积2000亩,设施栽培总面积达到22万亩。
4、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保持青岛市领先。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年内完成培训农民1万人次以上。组织市镇100名农业技术员,培育500个农业科技示范户,通过示范带动,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科技水平。完成引进推广优良作物新品种20个以上,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5项以上。
两个规范:
1、全面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一是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集体资产、资源台账、登记簿和招投标、集中采购管理等,保持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的称号。二是规范农民负担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农民负担日常监管和检查。继续抓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和财政奖补工作,做好全国农民负担监测和“一事一议”信息化试点工作。三是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健全农村土地纠纷调解仲裁体系,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2、不断规范农资市场管理。认真做好行政执法案件网上运行,规范农业行政执法程序。严格执行农药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农资违法案件查处力度,规范农资市场生产经营秩序。严格执行高度高残留农药定点销售制度,严格控制高度高残留农药销售和使用,保障农业投入品安全。